-
工程地质岩芯编录要点-三大岩鉴定描述
地层岩性描述是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内容,是查明各种地质现象的基础,也是评价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对地层岩性的描述。为了建立描述上的共同语言,正确反映各种岩层的特性,特提出本内容,以供参考: -
滑坡要素之滑面、滑体、滑床图解示意
滑坡的定义: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本文分享几个图,帮助理解滑坡在野外不容易看得到的滑面、滑体、滑床。 -
全挖方、半挖方和填方含义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在工程领域,全挖方、半挖方和填方是常见的土方处理方式,各自面临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老白以引水渠道为例,基于剖面图简单介绍下三者的含义及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
-
常见泥石流特征值的定义和计算获取方法
本文详细阐述了泥石流特征值的定义、意义及九个关键特征值的计算方法。这些特征值包括流体重度、流量、流速、整体冲压力、爬高与冲起高度、弯道超高、一次过流总量和一次固体冲出物总量等。在获取和计算方法中,引用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0-2006)及《四川省水文手册》等标准规范,结合现场调查和历史数据,介绍了直接计算法、评分取值法及综合取值法等不同方法的应用。 -
-
土的液相:包括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
土中的水,土中水处于不同位置和温度条件下,可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固态(零度下的冰夹层等)、液态、气态。液态水是土中孔隙水的主要存在状态,因其受土粒表面多余负电荷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后两者也称为非结合水(自由水)。 (1)结合水 土颗粒表面带有一定的不平衡电荷,当土粒与水相接触时,由于静电作用力,将吸引水化离子和水分子,并牢固地黏结在土粒表面,形成结合水层。结合水层又可分为… -
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比较
朗肯和库仑两种土压力理论都是研究压力问题的简化方法,两者存在异同。 1.分析方法的异同 (1)相同点:朗肯与库仑土压力理论均属于极限状态,计算出的土压力都是墙后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主动与被动土压力 E a 和 E p 。 (2)不同点:首先,研究出发点不同,朗肯理论是从研究土中一点的极限平衡应力状态出发,首先求出的是 σ&n… -
地质灾害与不良地质作用/现象的区别与机理解析
地质灾害、不良地质作用和不良地质现象是地质学和工程地质领域的重要概念,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在定义、适用范围和关注点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老白博客对这三者的定义、分类和典型机理进行了详细梳理,同时从自然与人为因素、监测技术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说明。 -
不同应力条件下岩体的蠕变曲线
固体介质在长期静荷载的作用下,应力或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称为流变性。 1.流变性的表现形式 (1)蠕变:当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不变时,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或应变)随时间的持续而逐渐增长的现象。 (2)松弛:当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不变,应变保持恒定时,固体介质承受的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 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岩石和岩体均具有流变性。特别是蠕变现象尤为显著。有些工程建筑的失事,往往不… -
DZ/T 0475-2024 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PDF下载
DZ/T 0475-2024 区域地质调查标准规范(1∶50000)PDF下载:全新的行业标准《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已于2024年8月2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2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编号为DZ/T 0475-2024,属于区域地质专业类别,中国标准分类号为D10/19,国际标准分类号为07.060。 -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是地下洞室岩土工程研究的核心,一般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埋深较大或规模较大的地下洞室,对埋深较浅或规模较小的洞室,定性评价即可满足工程需求。关于两种方法简述如下: -
-
具有工程意义的特殊土包括哪些类型?
特殊土是指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或工程意义上具有特殊成分、状态和结构特征的土。从目前工程实践来看,大体可分为:软土、红黏土、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盐渍土等。 -
常见土体原位测试方法与对应岩土参数
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是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土层的一种土工勘测技术。它是一项自成体系的试验科学,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其测试目的、应用方式和结果的用途分为专门法和剖面法两大类。 -
黄土的成因及形成年代
黄土按照生成过程及特征,可分为风积、坡积、残积、洪积、冲积等成因类型。 ① 风积黄土分布在黄土高原平坦的顶部和山坡上,其厚度大,质地均匀,不具有层理。 ② 坡积黄土多分布在山坡坡脚及斜坡上,其厚度不均匀,基岩出露区常夹有基岩碎屑。 ③ 残积黄土多分布在基岩山地上部,由表层黄土及基岩风化而成。 ④ 洪积黄土主要分布在山前沟口地带,一般有不规则的层理,厚度不大。 ⑤ 冲积黄土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上,如黄… -
工程地质膨胀土成因特征判别以及分类
膨胀土是一种非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区域性特殊土,土中含有大量亲水矿物,吸水将急剧膨胀软化,失水将显著收缩开裂,湿度变化时有较大的体积变化,能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是一种具有反复胀缩变形的高塑性黏性土。本文老白简单分享关于工程地质膨胀土成因特征判别以及分类。 -
土体的渗透理论与达西定律
土体中空隙的形状和大小是极不规则的,因而水在土体空隙中的渗透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由于土体中的空隙一般非常微小,水在土体中流动时的粘滞阻力很大,流速缓慢,因此,其流动状态大多属于层流。对渗流做出如下两方面的简化: ①不考虑渗流路径的迂回曲折,只分析它的主要流向; ②不考虑土体中颗粒的影响,认为孔隙和土粒所占的空间之总和均为渗流所充满,即把渗流扩展到在整个土体中发生。 渗流模型假定: ①在同一过水断… -
地下工程选址工程地质评价
地下建筑位置的选择,除取决于工程目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区域稳定、山体稳定以及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区域稳定性及山体的稳定。一般要求:建洞地区应是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无区域性大断裂通过,附近没有发震构造,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2g(或 0.3g)。理想的建洞山体应具备以下条件:① 建洞区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厚、节理组数少、间距大,无影响整个山体稳定的断裂带;② … -
影响土体渗透系数的因素
渗透系数是一个代表土的渗透性强弱的定量指标,也是渗透计算时必须用到的一个基本参数。 影响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有: (1)土的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影响:土的颗粒大小,形状及级配,影响土中空隙大小及形状,因而影响渗透性。 土粒越粗,越浑圆,越均匀时,渗透性就大。砂土中含有较多粉土,或黏土颗粒时,其渗透系数就大大降低。土中含有亲水性较大的黏土矿物或有机质时,也大大降低土的渗透性。 (2)孔隙比对渗透系数的… -
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的区别
塑性指数 :是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号),即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用I p 表示。 显然,塑性指数愈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也愈大。塑性指数的大小与土中结合水的可能含量有关,土中结合水的含量与土的颗粒组成、矿物组成以及土中水的离子成分和浓度等因素有关。由于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黏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在工程上常按塑性指数对黏性土进行分类。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岩溶发育特征与新构造运动分析:形态、规模及演化历史
本文通过分析岩溶发育特征与新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岩溶形态、分布和堆积物在不同地壳运动(抬升、下降及稳定)条件下的表现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溶洞的成层分布判断间歇性上升运动,垂直溶蚀形态反映持续上升运动,隐伏岩溶与覆盖型岩溶揭示下降或沉降运动,河流阶地与溶洞对应关系用于重建岩溶演化历史。 -
土体液化可能性的判别
目前对土体液化可能性判别方法常用的是基于现场试验的经验对比方法。 饱和沙土和粉尘的地震现场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液化调查应在如下三个方面取得一定量的资料:场地受到的地震作用,即地震震级、震中距或烈度、持续时间等;场地土层剖面,主要是个别埋藏土层的类别、埋深、厚度、重度和地下水位;影响土体抗液化能力的主要力学参数,目前应用较多的参数是标注贯入试验锤击数N,还可以考虑采用的现场测试参数有静力触深试…